“2005年,刚刚回国的江必旺在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做老师;袁建栋正在探索一款高难度仿生药;俞德超在美国参与发明了全球第一个抗肿瘤病毒类创新药……谁也没想到,16年后,在苏州,他们一个成为科创板上市的高端仿制药第一股、一个成为科创板“最牛新股”、一个把公司做到了千亿市值。
也就在那个时期,元禾控股总裁刘澄伟还在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看到那时的招商局副局长张东驰正在噼啪打字,他凑近一看,屏幕上显示着《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规划》。他们谁也没有想到,16年后,这个产业正在着力打造苏州的“一号产业”,将有望爆发出万亿规模。
”
很长一段时间,提起苏州,在人们心中的印象除了“小桥流水”,便是“世界工厂”。上世纪九十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以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等为代表,苏州成为了外资的香饽饽,全球IT业的代工厂。高速发展十多年,问题也来了。
“这些外资进来,它所采取的主要形式就是加工制造,基本上是在做配套,核心技术并不多。”时任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杨建中说的,正是当时苏州发展最典型的问题之一。过高的外资依赖度,过低的附加值,如果风暴来临,将独木难支。一定要瞄准科技创新,去建立一套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是苏州人下定的决心。生物医药,就在那时,进入了苏州的视野。
“十年,十亿美金”,这是生物医药行业里的共识,指的是这个产业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做出一种新药,至少要花十年,耗费十亿美金。为什么要“豪赌”这样一个产业,苏州有它的理由。上世纪80年代,苏州就有一批国有药厂,1994年跟新加坡合作,生物医药也是重点产业之一,礼来、GSK、碧迪、百特等一大批国际医药巨头把生产工厂放在苏州。这些积累让苏州敏锐意识到,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周期长,但一经产出,附加值非常高;虽然投入巨大,但稳定性强,不管经济好坏,病人总是得吃药的;而且产业链短,从研发到临床,通过上市申请就可以直接面向市场,容易形成产业集群。“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苏州,在国内早早捕捉到了这个新兴产业的光明前景。2006年,美国波士顿,博士后毕业的徐霆正在一家制药公司做首席研究员。几个苏州来客跟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旁万豪酒店的大堂咖啡厅见了面。带队的年轻女士,对着PPT详细讲解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的规划,她就是BioBAY第一任总经理刘毓文。
这是徐霆第一次听到“BioBAY”的名字,他心里很惊讶,国内要搞生物医药产业了!同样让他惊讶的,是眼前这支招商队的素质,不但人人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且对生物医药产业有很深的理解,甚至大部分招商人员,就是生物医药专业的高材生。这就是当时苏州在全国首创的“科技招商队”。国内市场的广阔蓝海,加上苏州的专业和诚意,让徐霆动了心。
放眼全球,当时生物医药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并没有成熟的大企业可以招引,对于苏州来说,唯一的道路,就是挖掘高科技人才,引进回来,耐心培育。“我们是以科技领军人才为主来进行招商,所以我们要引的就是人。我们派了大量的招商队伍去世界各地网罗可以回国的、来华创新创业的高科技人才。你是老外也行,你是留学生也行,只要你是掌握了顶尖科技的这些技术,你愿意将这些科技成果产业化,那么我们就愿意将他引进来。”杨建中记得,一年里,经他过目的项目,就有200多个。2006年春天,在苏州独墅湖高教区,一座生物纳米科技园(BioBAY)开工建设,准备第一批入园的张佩琢隔三差五就从上海张江跑来盯工地,他戴着安全帽,心里琢磨着,什么时候能聚集100家企业,这园子就成气候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速度比预期快很多。次年,首批十余家创业公司签约进场,此后,平均每年都有五六十家企业签约进驻。从最早9万平方米A2、A3两栋生物孵化楼,到如今更名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建成的三期工程,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汇聚起5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BioBAY,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最具蓬勃活力的园区之一。跟BioBAY同期落地的,还有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苏州文脉昌盛,名人辈出,但本土高校难以承担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资源外溢转化的急迫需求。通过华大基因的杨焕明和汪建,苏州与世界生命科学圣地冷泉港实验室结缘。负责人James Watson(沃森)先生亲自带队到苏州考察,亲身体验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古今辉映、东西交汇的“双面绣”之美。
2008年,冷泉港实验室决定把亚洲会议中心落户苏州。2010年4月,第一届冷泉港亚洲会议开幕时,正值沃森先生82岁生日,一时间生物界国际知名教授云集苏州,来往皆名士,谈笑尽鸿儒。苏州生物医药这张名片,也算叫响了。
为了让这些“大牛们”来了就能留下,苏州动足了脑筋,拿出一套科技引进人才政策。“这个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引进人才国家政策的一个雏形。包括启动资金、租金补贴、购房补贴、贷款贴息、天使投资等等新进团队最需要帮助。”时任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局局长张东驰介绍。而在这些政策里,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对领军人才的投资政策。
15年前,国内资本市场的热钱集中在IT、互联网行业。虽然生物医药产业在美国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国内医药市场仍是铺天盖地的化学仿制药。顶着“风险大、周期长”的帽子,提起“生物药”三个字,投资者听了就会摇摇头。找银行贷款,对于没产品、没抵押的创业者来说,更是天方夜谭。“当时最怕员工加班,因为实验成果出得快,就意味着钱烧得快。”开拓生物的创始人童友之回忆,“连自己的工资都发不起,只能够发员工的工资。”2007年,苏州创业投资集团,也就是如今的苏州元禾控股有限公司改组成立,负责人接到的任务是,只要人才项目能通过严密的专家评审,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领军项目,元禾马上跟进投资,做合伙人。这既是雪中送炭,帮衬科创企业迈出市场化的第一步,也是用政府的认可为企业“站台”“打气”。元禾控股总裁刘澄伟介绍,“当时我们就充当了一个领军人才落地苏州的一个最大支持者。元禾控股对BioBAY里面入驻的早期企业,投资比例最高的时候达到70%,对于认可为领军的人才项目,我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大量支持投资,而且是长期投资。”做原创药的童友之评上领军人才后,得到的天使投资,让他有了整整一年的研发经费。起步到今年,他研发的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在多个国家获批进行临床试验,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缺钱,早已是历史了。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苏州背负的压力并不小。“因为整个社会对这种产业的理解可能未必都有概念,他会认为你干嘛去引进这样一些小企业来呢,这些小企业它生死未卜。”杨建中说,“大家当时心里的压力来自于如果将来它没有成功,那我们就是千古罪人。所以我们当时的工委书记整天追问我,这些企业什么时候爆发。”杨建中给出的回答是,十年。而作为政府投资的代表,在元禾控股成立的二十年里,因为长期大量地支持初创期的科技企业,长达十六年,公司经营现金流是为负的。“但是我们心里有底,因为我们那些企业都在往上跑,一旦突破一个临界点的话,我们就会迎来井喷。”但刘澄伟心里,这个井喷什么时候才会真正到来,他也拿不准。不过,令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是这一批独自背着双肩包来到苏州,从组研发团队做起,志怀高远的创业者。2011年落户苏州,因为得到礼来亚洲基金的B轮融资,正在做PD-1攻关的信达生物被礼来制药关注到了。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个成立短短三年的企业,竟在PD-1靶点研究上取得了如此大的突破。2014年,这个国际制药巨头来考察苏州信达生物的研发生产线,寻求合作。但令信达没想到的是,礼来的合作要求,是要全面改造提升生产线。彼时,公司正在做的第一个生物类似药产品已经得到临床批准,如果要提标升级的话,这款药的上市时间将大大推迟。要近在眼前的收益,还是更高水平的未来?“我们决定,还是要瞄准创新的最前沿,跟国际接轨。”信达创始人俞德超拍了板。2015年,信达生物高水平完成产线升级,与礼来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三个单抗药物,并授权礼来信迪利单抗在中国以外地区的独家许可,里程碑付款总金额将超过10亿美元。中国发明的原创药,第一次走向了国际。2019年2月22日,信达研发的抗肿瘤药物“达伯舒”正式在中国内地上市,标志着抗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了“中国创新时代”。2019年11月,它又成为唯一列名国家医保目录的PD-1单抗。信达生物在苏州从一个不足10人的团队迅速发展壮大,不到7年就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未盈利生物制药公司IPO。
【达伯舒】
信达是一个缩影。在苏州,这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的创始人,都在瞄准各自细分行业最领先的方向,不断去追求突破和创新。而这“先人一步”开辟了未来的海阔天空。2015年,我国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审批若干政策的公告(2015年第230号)》 ,明确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大幅度降低新药各个环节审批时间,海外多中心临床如包含足够的中国数据能直接申报等。国内生物医药企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期。2019年,科创板开市,旗帜鲜明支持以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代表的的“硬科技”。产业好不好,资本最敏锐,袁建栋的博瑞生物成为第一批上市的企业。紧随其后,苏州生物医药企业成为科创板最熟悉的客人。当全国市场的目光都开始聚焦生物医药这个新鲜“香饽饽”时,人们方才意识到,“十年,十个亿”依然是行业的共识,而苏州,早已用十多年耕耘,稳稳踏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一区两中心”获批】
提起如今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苏州市工信局局长万利总结了六个“高”。
★ 一是在全国形成了高影响力,获批了首个国家生物医药的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工业园区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获得了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的两个第一;
★ 二是产业指标持续高增速,全市的生物医药产业的营收、工业产值两项指标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了每年20%以上的增速;
★ 三是企业发展进入了高成长,今年截至目前,苏州新增了9家生物医药的上市企业,总数达到了26家;
★ 四是创新成果实现了高增量,全市生物药商业化的产能占了全国份额近40%,去年获批的一类新药、三类器械数量均占到全国的10%左右;
★ 五是产业生态要素高集聚,落户了中科院医工所、药物所等国家级的科研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南京医科大等国内重点高校,上海的瑞金医院、中山医院等医疗机构;
★ 六是产业区域发展的高协同,以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为双核驱动,带动了相关区县多极特色化的发展。YIHAOCHANYE
【独墅湖畔】
当然,新的竞争和挑战也如期而至。如今,全国各大城市都拿出了自己最优的政策,最充足的资金,争相追赶这个“永远的朝阳产业”,快跑一步的苏州没有沾沾自喜、松劲歇脚的理由,还有不少短板要补。但创新的基因,在这座城市,早已深深种下。打造一流智库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正在筹建、苏州市高端医疗器械的产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三年扶持一千名以上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倍增计划正在制定……今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许昆林专题调研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坚定不移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来全力打造,持续完善支撑保障,营造综合最优生态,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努力再造一个5000亿乃至万亿级产业集群。
【8月,许昆林专题调研生物医药】
责编:王子元 编辑:October
来源:园区融媒体中心 苏州新闻